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讯(记者 郭雅倩)林业碳票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凭证,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载体之一。“湘林碳票” 是湖南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与 “两山” 转化通道的重要实践,2024 年以来,已构建可测量、可核查的技术支撑体系,2025年4月,湖南签发首批湘林碳票,既在金融领域作为减排凭证参与交易,更跨界生态司法、文旅等领域释放复合价值。
7月25日,湖南省“湘林碳票”交易发布会在省林业局举行。活动由湖南省林业局、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共湖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
国家林草局、湖南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市场监管局、财信金控、各市州林业局等单位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相关机构和项目业主代表共70余人出席活动。
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湖南省“湘林碳票”工作情况、项目减排量核证结果以及湘林碳票在各应用先行区的创新特色应用场景推行情况。
活动现场,在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剑波,财信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元见证下,省林业局与财信金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在推动林业碳汇价值实现、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林业金融产品创新、林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协同合作,为全省经济绿色转型增添“绿动力”。
机制创新 成效初显势头劲
湖南省自2024年起稳步推动湘林碳票工作,确定怀化市、浏阳市、桃源县、炎陵县、安仁县、花垣县、金洞管理区等一市六县为应用先行区,先后出台《湘林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湘林碳票审核办法(试行)》《湘林碳票项目方法学人工乔木林(试行)》,构建杉木、马尾松等5个树种组的碳计量模型,形成可测量、可核查的技术支撑体系。
2025年4月,湖南省林业局正式签发省内首批“湘林碳票”,项目总面积为4405.16公顷,初始碳票减排量共计40.7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市场价值超4000万元。
发布会现场,先行区项目业主代表正式获颁首批“湘林碳票”凭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表示,“湘林碳票”的科技内核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这套系统实现了碳储量的精准测算,并强调碳票交易将形成“营林增汇—交易获益—反哺林业”的良性循环。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处长张国斌充分肯定湖南省的探索实践,认为湖南率先构建“湘林碳票”政策体系、推出特色品牌、促成首批交易,彰显了责任担当和创新智慧。他表示,本次湖南省“湘林碳票”交易发布会既是湖南践行“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全国林业碳汇事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希望湖南发挥做好试点示范的辐射作用,及时总结碳票交易、政策配套、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南方省份乃至全国林业碳汇工作提供借鉴。
“‘湘林碳票’已在益阳、花垣等地实现‘碳票+司法’‘碳票+零碳景区’等创新应用,湖南将以‘湘林碳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双碳’战略落实落地,未来将从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应用场景、严格交易监管四方面持续发力。”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通远表示。
聚力协同 共筑交易新生态
作为省林业局指定的“湘林碳票”交易服务机构,财信金控旗下湖南联交所现场展示了“湘林碳票”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并公布首批交易成果。
据悉,湖南联交所深度参与湘林碳票“1+3”核心政策体系构建,助力《湘林碳票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出台。由其着力搭建的湘林碳票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市场交易、抵押登记及场景创新等全链条服务,设有数据驾驶舱,实现了项目信息线上化、交易服务便捷化、交易数据可视化。
为更加广泛地带动社会公众参与碳中和,平台在“碳绿潇湘”小程序端“湘林碳票+”和“助力碳中和”板块实现了小额碳票“零售”,并自动生成碳中和证书,为湘林碳票交易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截至2025年7月24日,平台已受托挂牌交易32.7万吨,实现交易1135宗,成交量3.167万吨,成交金额316.71万元。
目前,湘林碳票交易购买方以政府机关、在湘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机构、民营企业为主,总计29家单位通过购买湘林碳票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如湖南省林业局、财信金控、中国银行省分行、长沙银行、会同农商行等单位通过购买碳票打造零碳机关、零碳大楼和零碳网点。湘投国际、华能湖南清洁能源等单位旗下新能源电厂通过购买碳票实现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浏阳颐和隆烟花集团通过购买碳票实现零碳燃放等。
多元赋能 拓展碳票新场景
活动现场,两笔湘林碳票抵质押融资合作成功签约。此前,在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指导下,湖南省首笔湘林碳票抵质押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首笔“林业碳汇现货+远期”碳票抵质押贷款300万元已成功落地。据悉,目前全省通过湘林碳票抵质押融资合计已超1300万元,湘林碳票为各地林业碳票持有主体拓宽了融资渠道,以碳票交易催生绿色金融创新,将“沉睡”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质押的“活资金”。
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探索“碳票+司法”“碳票+文旅”“碳票+金融”等特色模式。
在益阳,认购碳票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机制落地;在花垣,“零碳村居”展示馆开馆,联动会同县粟裕纪念馆、通道县转兵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实现“红绿融合”;在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和发展培训班等会议活动中,“碳票+会议”模式得到推广,游客和参会人员通过扫码购买湘林碳票助力碳中和,实现零碳出游、零碳参会。
此外,在本次发布会上,与会人员通过扫码购买湘林碳票抵消碳排放,助力“会议碳中和”。
未来,财信金控将以与省林业局的战略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湘林碳票机制创新,指导旗下湖南联交所依托平台优势,推动“碳票+”应用场景纵深拓展,探索更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让绿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双碳”战略落地贡献“财信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郭雅倩
编辑:肖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exchange.rednet.cn/content/646941/60/15157114.html